本文作者:访客

一点小事就暴躁的人是什么病(为什么有的人脾气很暴躁)

访客 2022-09-10 997
一点小事就暴躁的人是什么病(为什么有的人脾气很暴躁)摘要:   每天耕耘最有趣、最实用的心理学  生活中,总有一些人的脾气很暴躁,他人稍不注意就会燃起怒火,这究竟是什么心理呢? 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,客观事物要想...


微信分身24小时自助商城: 
http://vip.look189.cn/vip/

微信分身24小时自助商场:
vip.xcxai.cn/vip

微信分身24小时自助商场:
521.xcxai.cn/vip


  每天耕耘最有趣、最实用的心理学

  生活中,总有一些人的脾气很暴躁,他人稍不注意就会燃起怒火,这究竟是什么心理呢?

 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,客观事物要想引发情绪与感情,就不得不以需要为中介。

  虽然情绪与情感是由客观事物产生的,但情绪的性质是由认知决定的。当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强,能很好地把控情绪,就不会轻易产生暴躁。

一点小事就暴躁的人是什么病(为什么有的人脾气很暴躁)

  

  学会做情绪的主人

  但凡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,都是生活中的强者,他们是能轻松驾驭自己人生的高手。

  有句话这样说:“强者平静如水,弱者易怒如虎。”如果一个人总是习惯在坏情绪里纠缠不休,其实是因为生活的智慧还不够。

  他们不能让自己成为情绪的主人,只能被情绪一直牵着鼻子走,沦为情绪的奴隶。

  这时,他们就像是个火药桶一般,生活中不如意的小事都会使他们即刻点燃。最终,不仅炸伤了自己,还会连累身边的无辜。

  发脾气其实是人的一种本能,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上涨的时候,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叫真本事。

  做情绪的奴隶,只会让你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差,自己的生活也被坏脾气搅得一团糟。

一点小事就暴躁的人是什么病(为什么有的人脾气很暴躁)

  一个能很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,总是会以温和从容的状态去面对所有的人和事。他们处理事情的时候,能够做到合理和适度。

  身边人都愿意接受这样的人,更喜欢与之交往。他们能合理处理身边的人际关系,维护周围的关系,做事也就顺利多了,心情也越来越好。

  “性格决定命运”一个人习性的好坏,完全可以影响自己的人生结局。那些脾气暴躁的人想要左右逢源那必须得做改变,只有在不断地改变中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。

 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修养自己的心态,让你的言行变得温和适度,给你的生活及家人带来温度。

  世间最公平的一件事就是:自己的人生可以自己做主。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的人,才能驾驭好自己的人生。

一点小事就暴躁的人是什么病(为什么有的人脾气很暴躁)

  

  先天原因与后天原因

  脾气暴躁、一点就炸的原因有很多,这里简单区分为先天和后天原因。先天原因其实很简单,每个人出生后性情及天赋都有区别,有的人天生性情暴躁,但这种人是占少数的。

  研究发现,后天产生的暴躁脾气的人更多。一个人的经历是脾性好坏形成的客观表现,对一个人的性格影响巨大。

  先天脾气暴躁的人,可以进行心理指导,通过心理医生的诊治会得到好转;而后天脾气暴躁,是日积月累的过程,这种一点就爆的脾气源于过去某些让自己感到紧迫的事情,逐渐变得急躁。

  或者是曾经遭受过欺压,内心一直存在愤懑,只要有不顺心的事,立马会产生条件反射式的攻击,打开自我保护机制。

一点小事就暴躁的人是什么病(为什么有的人脾气很暴躁)

  可能从小生活在常年争吵的家庭、从小学习压力大、时常被老师或家长批评、长大后被同事穿小鞋、被其他人打压等。

  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,这种情绪一旦积累,迟早都会爆发。引起脾气暴躁的原因基本都是负面的,有消极意义的。

  长期不顺心会导致人处于亚健康状态,甚至患上精神类疾病,比如抑郁症和躁狂症。

  这类疾病的症状都是脾气暴躁,遇到小事就大发雷霆,无法控制自我情绪,越来越失控;或是因为疲劳过度,身体机能已经出现毛病,这些疾病又会降低情绪爆炸的阈值。

  特别是成长环境,不同的成长环境会产生不一样的人格,成长环境不佳会导致人格障碍。

一点小事就暴躁的人是什么病(为什么有的人脾气很暴躁)

  冲动型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是:情绪相当不稳定,很容易被激怒,极易和他人发生冲突与矛盾,做事情很鲁莽。

  此外,还有一类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也有脾气暴躁的表现,他们喜欢打架斗殴,攻击性高。

  脾气暴躁产生的原因还有很多,希望大家能好好把控住情绪,不要轻易情绪爆发,害人又害己。

  - The End -

  作者 | 神奇小小

  第一心理主笔团 |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

  参考资料:

  [1]de Charms, R. (1968). Personal causation: The internal affective determinants of behavior. New York: Academic Press.

声明: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,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,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35210957@qq.com,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。

下载.png
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作者:访客本文地址:https://27xn.com/post/13771.html发布于 2022-09-10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新世家 - 专业有趣的百科知识分享网站

阅读
分享